抱薪救火的寓言故事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魏世家,讲述了苏代以抱薪救火的故事来告诫魏王割地求和的危害这件事情。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要给自己留下隐患。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2023/8/4 23:02:18
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也叫“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有关学习的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平公七十岁的时候学习,并受到大臣师旷鼓励的学习例子。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我们多大岁数,只要我们想要学习,都不算晚。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只有经常学习,才不至于盲目处事,糊涂做人。活到老学到老也成了一句平凡而意境远大的经典语录。
2023/8/4 21:19:37
塞翁失马的故事全称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出自于西汉刘安著作《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福祸相依,福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到相反的一面,身处逆境不惊慌失措、不消沉,树立乐观的信念,身处顺境时,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
2023/8/3 17:28:47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地步,他向梁惠王讲解了如何练成这么高超的解剖全牛的技术,使得梁惠王从中悟出了修身养性的道理。庖丁解牛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做事情要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心应手。
2023/8/3 12:22:46
五十步笑百步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主张“民贵君轻”思想的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来帮梁惠王解惑,告诫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君王应体恤百姓。五十步笑百步讽刺了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能认清自己的人,以及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的现象。
2023/8/3 11:17:10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叫“郑人买鞋”,故事讲述了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事情,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依赖数据的习惯。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做事不要顽固不化、不知变通,要学会灵活运用,那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023/8/3 2:52:05
叶公好龙出自刘向的《新序杂事五》,也称“叶公爱龙”。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叶公在生活中表露出爱龙如命,在家里各个地方雕刻着、绣着、纹着各种龙的形态,甚至梦中都在与龙戏耍,但是见到真龙却被吓晕了的事情。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只唱高调,不务实际。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内在。
2023/8/3 0:49:19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五蠹,原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宋国的一个懒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田间遇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饱餐了一顿,愚蠢的奢望在树桩旁再次不劳而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把偶然的机会当作必然,与其指望概率微乎其微的意外事件发生,还不如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2023/8/2 23:26:28
造父学驾车的故事也叫“造父学御”、“造父学车”、“御车泰豆”,原文作者是列子。造父学御中的主人公造父是一名驾车能手。造父学驾车主要内容讲述了造父和老师泰豆氏虚心学驾车技术的故事。造父学车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就必须重视并踏实地练就过硬的基本功。
2023/7/26 1:04:04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夸父逐日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事情。夸父逐日反映了古代先民勇敢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精神。夸父追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要做一个有理想、不怕困难的人。
2023/7/25 14:09:53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