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程门立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求学路上,尊师重道、虚心求索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对粗俗无礼、骄傲自满者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2023/8/12 23:17:17
薛谭学歌也叫“薛谭学讴”,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薛谭拜秦国著名的歌唱家秦青为师,刚学到一些唱歌本领便要求提前毕业。在送别时,薛谭被老师高超的演唱技巧折服,遂请求继续跟师学习。薛谭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了有名的歌唱家。薛谭学唱歌的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学习,追求多学多问。
2023/8/10 17:56:42
鲁班刻凤的故事讲述了工圣鲁班雕刻一只凤凰,还没有刻成,人们就开始评头论足。鲁班没有理会人们的嘲讽,继续精心雕琢。待到完工的时候,凤凰的神采惊艳了众人。鲁班刻凤凰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观察事物。对于不符合事实的评价,最好的回答就是像鲁班那样——拿出实际的成果来。
2023/8/10 17:44:22
传说,临平湖东北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名少女在湖边采摘莲藕时意外怀孕,后在湖畔产下一条小白龙。小白龙长大后,碰到临平方圆数里干旱时,便行云布雨,造福一方,受当地百姓敬爱。后来南宋皇帝理宗来龙洞求雨,果然解除了旱情,便在小庙基础上建了一座“白龙祠”,并赐了御匾。
2023/8/9 15:47:06
周恩来是党和人民的光辉榜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总理的名言,出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学习,不断自知自省,反复改造,不断革命革新。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坚持学习到底、改造到老,保持自身较高的免疫力,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政治任务。在自我改造的途径和方法上,周恩来认为首要的是读书学习。
2023/8/9 14:35:39
南橘北枳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南橘北枳的枳是一种叫枸橘的苦酸水果。南橘北枳的寓言故事主要内容是主人公晏子出使楚国,不畏强暴,凭借机智把想要羞辱他的楚王驳得无地自容。南橘北枳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别人的无端挑衅,要用知识和智慧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南橘”变“北枳”,事物会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023/8/8 14:06:57
武王伐纣指的是牧野之战,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是周武王姬发。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商朝末年,纣王帝辛昏庸无道,致使民不聊生,周武王联合各国诸侯讨伐纣王,在牧野誓师并大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开创了八百年周王朝。武王伐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贤则国兴,君昏则国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3/8/7 23:25:06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一书,也叫做“孟母择邻”“慈母择邻”“择邻而居”,讲述了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改善他的成长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教育意义很大,启示我们,环境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3/8/6 0:50:15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也叫“铁杵磨针”“铁棒磨成针”“铁杆成针”“磨杵成针”“磨铁成针”等,作者是南宋学者祝穆。铁杵成针的故事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讲的是李白受磨铁棒的老奶奶启发,勤奋读书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家喻户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2023/8/5 15:23:51
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也叫“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有关学习的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平公七十岁的时候学习,并受到大臣师旷鼓励的学习例子。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我们多大岁数,只要我们想要学习,都不算晚。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只有经常学习,才不至于盲目处事,糊涂做人。活到老学到老也成了一句平凡而意境远大的经典语录。
2023/8/4 21:19:37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