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化是重庆有名的“故事大王”。他1931年生于湖北,抗战时期随父母定居重庆。1950年初,肖化考入重庆进新中华剧社学习音乐和表演。1951年考入志愿军文艺团。
其实,肖化最初是演话剧的。“当年肖老师演话剧,人很帅,扮相也好。他演李玉和,神气得很呢。”一位肖当年的同事这样评价。
半世纪以来,像大多数经历过新中国历次运动的文化人一样,肖化从一名专业演员,被迫成为垦荒队员、伐木工人、车工;他卖过水饺、下过苦力。1971年成为市中区绿化队工人。
1973年,重庆举行“革命故事调演”,肖化参加调演。他创作的故事《桥工颂》、《戳锅漏》等广受好评。让市民记忆深刻的是,肖化在“文革”期间创作的故事《李玉和斗鸠山》。1973年,成了肖化艺术人生的分水岭,他总算找到点从事文艺工作的自信来。他说,那是“特殊年代用特殊的方式表达艺术”。
1994年,肖化代表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职工故事活动,荣获“全国职工故事家”称号。当时全国获得这一殊荣的仅6人,肖化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故事大王”。
2001年,被重庆市文联、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2011年前后,肖化积极参与“唱读讲传”活动,先后参加“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故事巡讲,并积极指导区县讲故事活动,他曾到万州、开县等边远山区讲红色故事近200来场。
肖化代表作品:《桥工颂》、《戳锅漏》等。
肖化语录:
“人的一生都在各种各样的故事中成长。现在有电视、KTV、夜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文化娱乐场所,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听故事。为啥子呢?听故事就是学习人生经验,分享别人的生活乐趣,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讲故事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上世纪70年代,肖化表演话剧
2007年3月21日,古稀之年的肖化向重庆晚报记者讲述摆龙门阵的技巧
▲2009年4月4日,肖化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广场讲述红色故事《杨闇公的故事》
▲2012年3月4日,“全国故事大王”肖化在江北观音桥广场演讲
▲肖化激情讲解江姐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