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故事共1563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抱薪救火的故事插画
抱薪救火的寓言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招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苏代继续讲道:“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去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的土地制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苏代向魏安釐王进言
抱薪救火原文及翻译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安釐王元年,秦军攻下魏国两座城。二年,又攻下魏国两座城,陈兵大梁城下,韩国派兵来援救,把温邑让给秦国求和。三年,秦军攻下魏国四座城,斩杀四万人。四年,秦军打败魏军和韩军、赵军、杀死十五万人,赶跑了魏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求把南阳让给秦国求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控制官印,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土地,魏国的土地不送光了就不会终结。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说:“那是当然了,尽管如此,可是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苏代回答说:“大王没见过玩博戏的人所以特别看重枭子的缘故,是由于有利就可以吃掉对方的子,无利就停下来。如今大王说‘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大王使用智谋怎么还不如博戏时的用枭呢?”
▲秦国进攻魏国态势图
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
抱薪救火,意思是抱着柴火救火,比喻以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苏代以抱薪救火的故事来告诫魏王割地求和的危害,抱着柴草去救火,无疑是火上浇油,不但灭不了火,而且使火越烧越旺。秦国野心很大,不断地侵占魏国的土地。儒弱的魏国一味屈膝求和,也没有改变被灭亡的命运,原因是魏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看不到秦国的贪婪,导致了国家的灭亡。采取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仅吃力不讨好,反倒使问题更加严重。有时可能是我们好心,但是这种好心并没有好结果,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所以当我们面临问题和困难时,不能急于采取措施,应该认清楚问题的本质后对症下药,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抱薪救火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要给自己留下隐患。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