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7 15:50:20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1354

故事梗概:铁面无私的包拯主要内容讲述了包拯任天长县知县时巧破断牛舌案,在端州知府任上廉洁自持、不私占一块端砚,入京任谏官时三次上书进谏皇上不要任用平庸的外戚,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告发贪官王逵等四个故事。包拯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因为他清廉、正直,中国老百姓都尊称他“包公”或“包青天”。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1496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包公纪念邮票
▲包公纪念邮票

提起“包青天”,中国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都把他看成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代表人物。“包青天”的原名叫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因为他清廉、正直,中国老百姓都尊称他“包公”

传说包拯断案如神,那是因为他确实在担任地方长官的时候,注意调查研究,重事实,经他审理的案子,没出现过冤假错案。他在天长县担任知县的时候,曾巧妙地审理过一起断牛舌案

一天,一个农民到县衙门击鼓告状,说他早晨发现家的牛嘴里流着鲜血,仔细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牛不能吃东西,不久就会死掉。包拯仔细想了想,断定割牛舌的人一定是农民的仇人。他说:“反正你的牛也活不成了,索性你回去后就把牛宰掉卖肉。只要你这样做了,坏人自然会暴露出来。”

这个农民半信半疑,回去后,只好把牛宰了卖肉。谁知,第二天,就有一个人到县衙来告那个农民,说他私自宰牛。原来,宋朝的法律规定,牛是牲畜,属于生产工具,私宰耕牛是犯法的。包拯一听,大怒,拍案吼道:“大胆刁民!你为什么偷割了人家牛的舌头,又来告状诬陷人家?”

那人一听,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叩头:“啊呀,小民一向与他有仇,所以割了他家的牛舌,想不到老爷断案如神!小人愿意服法!”

后来,包拯升任端州知府。这里出产一种名贵的端砚,每年都向朝廷进贡名贵的端砚,前面的知府都假借向朝廷进贡的名义,搜刮民间的端砚。老百姓苦不堪言。包拯卸任的时候,却没有带走一块端砚。传说,包拯离开端州上船之前,当地有个人感激包拯的忠正无私,在他的船上偷偷放了一块端砚。船到江心,风雨交加,船走不动了。包拯心想,我没做过对不起端州人民的事啊!后来,他在船中发现了那块端砚,拿起来,投入江中,风雨立即止住了。不久,江中出现一块沙洲,人们把这块沙洲叫墨砚沙。这当然是老百姓编出来歌颂包拯的传说故事。

端砚
▲端砚

后来,包拯到京城担任谏官。什么叫谏官呀?就是专门给皇上提意见和批评官员的官。

这个职务非常危险,包拯经常冒着得罪皇上和大官们的危险向皇上提建议。

一次,皇帝宋仁宗把掌握全国财政大权的职务封给了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这个张尧佐虽然中过进士,却是个非常平庸的人,只是因为他是皇上的外戚,才得到这项任命的。包拯认为,皇上的这个任命是不合适的。他三次向皇上上书,在奏折中说:“正当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时候,皇上任命这样的人理财,我认为不妥!”

皇上心里气得不得了。他想,天下都是我们家的,我任命谁不行啊?你告张尧佐不是等于告我吗?皇上不但不听包拯的劝告,还给张尧佐加官晋爵。张尧佐得意地走马上任了。这项任命已经是既成事实,要是换了别人,早就不敢提意见啦,可包拯继续向皇上进谏。有的大臣也对这项任命表达了不满。皇上见任命张尧佐在朝中反应这么激烈,只好对包拯说:“包爱卿,我念你忠贞恳切,准了你的奏章。以后,皇上的外戚谁也不许担任军政要职!”

这一下,包拯的声望大增。包拯最恨贪官污吏,一生中没少与贪官进行斗争。

有个叫王逵的贪官,他当地方官的时候,滥收苛捐杂税。一次,他收了30万贯钱。老百姓都骂王逵是刮地皮的官员。

谁也没想到,王逵官运亨通,还升了官。原来,他向朝廷的大官送了礼。

王逵升任转运史后,仍然搜刮民财。

有人向朝廷告了王逵。谁知,当朝宰相就是王逵的后台,结果不了了之。

王逵得意地说:“有人告我,还不定谁倒霉呢!”

王逵怀疑告他的人是前任洪州知州卞咸,下令逮捕了卞咸,受到卞咸牵连的人竟然有五六百人。

包拯听说了这件事,冒着得罪王逵后台宰相的风险,七次向皇上告发王逵。皇上见包拯说的铁证如山,便罢免了王逵的转运使的职务,让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老百姓听说王逵被罢免的消息,无不拍手称快,说:“多亏有‘包青天’啊,王逵这样的坏蛋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包公故事连环画封面
▲包公故事连环画封面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铁面无私的包拯 包拯铁面无私廉洁故事 包公故事.pdf
相关内容
  •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持节牧羊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持节牧羊

    苏武牧羊也叫作“苏武持节牧羊”“苏武持节归汉”“苏武持节不降”“苏武持节不辱”“苏武守节不屈”,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了西汉大臣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苏武出使时才40岁,在匈奴牧羊19年,归汉后苏武活了八十余岁,苏武的坚贞不屈精神和气节被传唱千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爱国教育素材。

  •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抗元英雄、爱国志士,宋理宗年间殿试状元,曾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元军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他变卖家产,组织义军抗击蒙古铁骑,兵败被俘后严辞拒绝元廷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不幸遇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 沧海一粟的故事 苏轼游黄州赤壁的故事

    沧海一粟的故事 苏轼游黄州赤壁的故事

    沧海一粟的故事讲述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与朋友们月夜泛舟畅游赤壁、怀古伤今的情景,记录在了《赤壁赋》中。被贬谪黄州是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期间,苏轼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赤壁赋》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

  •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忠贞谏俭的魏征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以性格刚直、廉洁节俭、敢于犯颜直谏著称,生前曾向唐太宗李世民提过二百多次意见,他的意见多被唐太宗所重视并采纳。魏征的奏章甚至被唐太宗放在案头用以时时自警。本文讲述了魏征阻止唐太宗泰山封禅,劝谏皇上节俭治国、放弃在洛阳西建造宫殿以及魏征妻子斐氏克勤克俭等多个有关魏征的历史故事。

  • 程门立雪的故事简短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简短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程门立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求学路上,尊师重道、虚心求索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对粗俗无礼、骄傲自满者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事 清官于成龙的廉洁故事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事 清官于成龙的廉洁故事

    天下第一廉吏一般是指清官于成龙,本文通过多个于成龙的廉洁故事体现了他廉洁刻苦、深受百姓爱戴的风范,分别是于成龙出入官场当罗城县知县艰苦办公、调往福建当按察使路上带便宜的萝卜充当水和菜、到任后揪槐树叶当茶叶、给探望自己的儿子只带半只咸鸭作为礼物、死后私产只有书籍和寥寥数件生活用品。年近七十的于成龙死于两江总督任上,康熙皇帝不胜惋惜,称他为“天下廉吏第一”,赐谥号“清端”。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

    司马光是北宋朝的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讲述的是7岁的司马光看见玩伴掉进水缸,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慌乱,而是找来石头去砸缸,最终机智的救出了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上官尚光。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危急关头,要头脑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难题。

  •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清道光皇帝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向大清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白银外流,国力衰退。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该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收缴英国船商鸦片,整顿海防,做好军事准备后,下令开始虎门销烟。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与英国人议和,林则徐被革职。通过林则徐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和“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4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