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故事共746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草木皆兵的故事图片简笔画
草木皆兵的故事
东晋时,前秦国君苻坚曾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侵犯晋朝,企图统治整个中国。晋朝当时的宰相谢安得知这一情形后,急忙派他的弟弟谢石和他的侄子谢玄带领八万兵马前去抵抗。
苻坚听说晋朝的军队人数很少,于是立即展开了攻势,想要迅速将对方消灭掉。但谢玄很会用兵,他先派出五千精锐人马打退了秦军的部分军队,又分兵切断了秦军的后路。这一仗打下来,秦军损失惨重,总共死伤士兵大约一万五千人!秦军的锐气被挫败了,而晋军的威势却增强了。
谢石与谢玄率领军队乘胜追击,把苻坚和他的残兵败将逼进了寿阳城(今安徽北部的寿县)。这时,苻坚躲在城楼上不再出战,他看到晋国的军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又远远望见西北方向的八公山上站满了晋军的士兵,不由胆怯地对身边的弟弟苻融说:“晋军很强大呀!谁说他们人少呢?”其实苻坚所看到的那些士兵全都是山上的草木,只是由于他过度害怕产生了幻觉。
没过多久,晋军渡过淝水再次发起进攻,苻融被杀死,苻坚也受了箭伤。秦军彻底败退,开始一路逃亡,他们日夜不停地奔走,不敢有片刻的休息。晚上只要听到风的响动或是鹤的叫声,就以为是晋军追来了。
筋疲力尽的苻坚逃回到秦国时,他所带出的兵马已经剩下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了。
▲淝水之战图片
草木皆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在极度惊慌状态下产生多疑心理,是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是主观努力无法克服的。只要具备条件,它必然会产生。草木皆兵就是在失败而慌张的情境下产生的错觉。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什么
草木皆兵,这一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意思是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思是把风声、鸟叫声也当成了敌人追赶的异常声响,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敌人的军队,足见战败逃亡时惊吓恐惧到了什么程度。
▲淝水之战东晋决策者谢安塑像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