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故事共2894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林则徐虎门销烟故事
林则徐是中国清朝爱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担任钦差大臣,官至一品。道光皇帝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向大清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大清国白银外流,国力衰退。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父亲林宾是私塾的教书先生。在父亲的教导下,林则徐4岁就接触四书五经。14岁时,他就考中秀才,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嘉庆九年,林则徐20岁时考中举人。年底,林则徐前往京师,在会试考试中名落孙山。回乡后,在福州开设“补海书屋”,一边教书,一边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两年后,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负责商船和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这使他初步了解了清朝官场的腐败和鸦片走私的状况。
嘉庆十四年,他再次参加会试考试,又没有考中。直到嘉庆十六年,林则徐终于考中进士,在殿试中又取得第二甲第四名的好成绩,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林则徐走上了官场。
林则徐最初担任国史编修、撰文官,后又任江西、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他立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好官。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在浙江杭嘉湖一带当了地方官。他积极选拔人才,颇有作为。但他深切地感到,当一个正直的官员所受到的各种阻力实在难以应付,第二年,他以父亲病重辞职回乡。
林则徐在做官时,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却为官场所不容,除了官场风气不正外,他自己性格过于急躁也是一个原因。于是,他请人写了“制怒”二字悬挂在厅堂中以自警。
道光皇帝二年,林则徐复出为官,先后担任过江南淮海道、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在每个岗位上,他都认真覆职,注意整顿吏治,倡导农耕生产,重视兴修水利,积极参与抵抗水旱灾害,口碑极好。道光十二年一月,他被调任江苏巡抚;道光十七年正月,他被升任湖广总督。
林则徐官越做越大,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不法商贩,向大清国输出鸦片,严重地毒害了大清国人民的健康,同时致使大量白银外流。
道光十八年,官吏黄爵滋上书皇上,主张以死罪严惩鸦片吸食者。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提出的严禁鸦片的主张,他提出六条禁烟条例,在湖广地区率先实施。他向皇上上书说,倘若不认真查禁鸦片,10年后,大清国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主张极为重视。九月,皇帝召林则徐进京,连续8次召见他,君臣共同讨论禁烟方略。十一月,皇上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鸦片走私最猖獗的广东禁烟。
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正月到达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传讯外国商贩,命令他们限期交出鸦片,挫败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企图抵赖罪行的阴谋,收缴了英国船商的全部鸦片。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和研究外国的情况,组织翻译外文书报,供他制定政策时参考。他让人把翻译出来的资料编辑成《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这些资料汇编集成为中国最早研究外国的文献。
林则徐知道,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对手。为了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支持水师提督关天培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固炮台,搜集外国炮和炮舰的图样,准备仿制。
做好军事准备后,林则徐下令从四月二十二开始在虎门销烟。二十多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万斤。这一举措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不法商贩的气焰。
▲虎门销烟浮雕
七月,因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凶手,又不肯写商船不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林则徐下令断绝澳门对英商的生活接济。
恼羞成怒的义律诉诸武力,主动挑起穿鼻洋海战。
林则徐亲自奔赴虎门部署,几次打败英国军舰。道光十九年,朝廷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林则徐敏锐地感觉到,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中国沿海口岸的上空。他把所得到的消息上奏给朝廷,要求沿海口岸积极备战。但林则徐的建议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
道光二十年六月,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军炮舰进攻虎门,被关天培的水师击败。狡猾的英军放弃虎门,向北攻打浙江,攻陷定海,继续北进,侵犯大沽口。
腐败的大清国朝廷吓坏了,道光皇帝派人与英国人议和。这时,道光皇帝对林则徐换成另一副嘴脸,认为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颁旨斥责。九月,林则徐被革职,只保留四品卿衔,让他留在广东等待查问。林则徐被革职后,仍然四处奔走,察看海疆要塞,反对新钦差大臣琦善一味畏战求和,还向主持广东防御的奕山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他的意见都没被采纳。英军再次入侵,虎门要塞沦陷,关天培和守卫虎门要塞的将士们全部战死。
道光二十一年,林则徐奉旨到浙江协办海防。他仍然能以大局为重,积极帮助当地采取防御措施,并提供大炮的书籍和图纸,帮助制造新式大炮和火轮战船。然而,朝廷对于林则徐的追究还没有结束。五月,道光皇帝把广东战败归罪于林则徐,他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惩处,充军新疆伊犁。
在被发配的途中,正值黄河决口,朝廷命令他赴黄河工地治理黄河。林则徐立即奔赴河南治理黄河。治河工程竣工后,林则徐仍要赴伊犁充军。抵达伊犁后,林则徐热情协助当地办理垦荒的农务,亲自到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他在所到的地区,倡导当地民众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的工作热情根本不像一位被发配到这里充军的官员。
▲林则徐赴新疆伊犁
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被朝廷重新起用,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后任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回乡。道光三十年,林则徐又奉旨当了钦差大臣,朝廷让他去广西镇压农民起义。这时,林则徐已经是百病缠身。十月,他抱病起程,这位无限忠于大清国的老臣在潮州普宁县(现在广东普宁北)的行馆中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林则徐用他的一生实践了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逝世这一年,正值咸丰皇帝即位。咸丰皇帝赠给他“文忠”的溢号,并赠予太子太傅的荣誉。全国人民沉痛哀悼这位对国家、对人民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者,福州人民为他修建祠堂供人祭祀。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将林则徐誉为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年,有人认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视野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今天的人不要忘记,林则徐是生活在闭关锁国的19世纪中叶,后人看待先哲的言行要用历史的眼光,不要用自己的一孔之见对古人过于苛求。
故事内容扩展
▲民族英雄林则徐画像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清代晚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道光三十年(1850年),病逝于潮州普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习近平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