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故事共3998字,阅读时长约16分钟。
▲一只官箱
这天,乐善典当行老板王富贵大清早就做了单生意,心里美滋滋的。前不久,他收到一只官箱,到期未赎成了绝当品,今早高价卖给了一个黄头发黑眼睛的外国小伙子杰克。
中午,富贵在家休息,店员打来电话,让他赶紧到店里来一趟,说老许来了。老许是附近公安局的便衣警察,听到这,富贵心下一紧,莫非收到老鼠屎(行内也叫赃物)?顾不得多想,他抓上衣服就跑,匆匆赶到店内。在门外,富贵瞧见老许背着手,在店内焦急地走来走去,等着他呢,他额头上沁出一层冷汗,想起那天的情形。
那天,打烊前,一位约20多岁的年轻人,也就是刘青,抱一个黑色箱子急匆匆进店,边走边回望,进店就说:“掌柜的,我着急用钱,麻烦你给这箱子掌掌眼。”
富贵一瞧,木箱隐约闪着光,是螺钿官箱!官箱,是江南地区民间嫁女儿特制的一种小型朱漆箱子,螺钿官箱更是稀罕物。早几年曾有朋友让他留意这类官箱,一直没找着。他接过官箱,拿出放大镜,一番仔细察看后面露欣喜,这可是明朝时期的官箱,只可惜官箱右下角有个小孔洞。看过年轻人身份证后,问询官箱来源时,年轻人略有迟疑,随即说是家传之物。
天色渐晚,富贵虽有起疑,转念间还是收下官箱,并约好十五天当期。
想到这,富贵正要开口说话,老许板着脸,抢先说话:“富贵,退休前,可不许犯错误啊,赶紧带我们去查查。”说罢,递来一张图纸。富贵一看,正是那晚收的官箱,脸一阵红一阵白,心里嘀咕能找回官箱还好,要找不回,老许可不好糊弄,弄不好自己也会进去蹲局子,那这一世英名,真被这颗“老鼠屎”给毁喽,于是连连点头称是。
富贵28岁开始学鉴定,今儿已是三十个年头,拿到当品,眼皮一抬,就知真假,略有来源不明的当品,一概拒绝,奉行救急不救穷的原则,尽量以较理想的价格让买卖双方都满意。谁知那晚竟鬼迷了心窍,一眼看上那只官箱,可能因好几年没完成朋友相托,心觉亏欠。再说那只官箱挺精致,浑厚大气,底部围有裙板,高度不高,单从这看上去确属明代家具。铜饰件是厚型梅花件,时代也不晚于清晚期,选材是木质,上有天然植物黑大漆,贝壳做的螺钿,属软螺钿工艺,全由薄薄钿片组成。无论写实还是写意的角度看,这箱子称得上精品,还有两门扇,中间的《百宝婴戏图》非常巧妙精美,富贵暗暗称好。就这样,他决定赌上一把,官箱绝当后,一直没联系上朋友,就这样放着,直到杰克来店里。起初他也不愿卖官箱,朋友若不再需要,自己留着也不错,便一口拒绝杰克。
第二天,杰克又来店里,说他跑了好多地方,就想找一件心仪的螺钿官箱,富贵干自己的活,不搭理他。
第三天,杰克不甘心,富贵到哪,跟到哪,说自己受一位老人所托,找寻这样一件官箱。最后说到官箱是从某个朝代走来,身上有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时,说着眼里竟滚出泪花。富贵有些犹豫,还是摇摇头。
第四天,富贵刚开门,杰克在门前蹲坐,说下午就要回国,想再看看官箱。富贵愣住,竟有这般痴迷之人!看着杰克期待的眼神,富贵叹口气,这才点点头,算是同意卖给他,杰克给的价不错,物遇有缘人,这样想着富贵没了遗憾,可谁知竟是赃物。
老许开门见山说:“那你先带我们找回官箱。”
富贵抹一把汗,忙拿出登记簿,找到杰克的电话及地址,赶紧拨打电话,电话嘟嘟响,一遍又一遍,无人接听,富贵急了,忙说:“那我们直接上他家去。”
楼道外,富贵刚出电梯,迎面撞上一人,正要开口道歉,这人竟扯着大嗓门向他问好,这可不就是杰克,他拉着一只行李箱正准备出门。富贵一瞥行李箱,方方正正,又高又大,杰克真要回国,幸好及时赶到。富贵脚稍一弯曲,抵在箱子另侧,行李箱停止滑动,杰克随之停下脚步,富贵抓住拉杆:“你可不能走。”杰克有些吃惊,一把夺过行李箱拉杆,紧紧攥住。原来正规典当行是和公安局联网的,每一笔业务需要上传典当人信息及物品图片、来源证明等,所以老许锁定乐善典当行。
富贵双手抱拳,不好意思说:“真是抱歉,老许说有人报案丢失一只官箱,怀疑是你买走那只,万一是赃物,你买我卖都是违法。”
老许点头回应:“是的,你俩都得到局里配合调查。”
杰克耸耸肩,只得跟着回去。公安局里,富贵一眼认出刘青,忐忑不安坐在里面,不停搓着双手。看到刘青,富贵大为光火,小城藏不住事,蹲了局子,大家都会知道他收过赃物,以后还怎么做生意?想到这,富贵咬紧牙关,恨不得冲上前给他几拳头,这家伙把大家都拖下水。老许瞧了他们一眼,一张马脸拉得老长,提醒富贵这是警局。杰克知趣地从行李箱里捧出官箱,放在桌上。几人正在录口供,一位柱拐杖的白发老人在民警搀扶下走进来。一见刘青,老人举起拐杖就要打,老许拉住老人。老人怒气难平:“你这个孽障,敢偷我的官箱!”刘青蹲在角落,抱着头,不敢说话。
老许劝道:“老人家,消消气,这不替您找回了官箱,刘青就交给我们处理。”
老人叹口气,无奈地摇摇头,办好手续,拿上官箱要出门,突然刘青走过来,抱住他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喊着:“爷爷,我错了,您就再原谅我这一回,快给他们说,我是您孙子,这真是咱家的东西。”
这一番话,让大家愣住,原来是出了家贼,富贵松口气,这下便无赃物之说,他和杰克也能摆脱买卖赃物的嫌疑。
老人挺着胸,拧着脑袋,不肯转背:“这不是我家的东西,你这行为就是偷,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我可不管。”大家面面相觑,老许一见情况不对,重新把老人请进屋,这一打听,才知道真相。
原来这官箱是老人的好友家传之物。
1949年老人与好友响应党的号召,一起南下到江西,上级要求他们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特意放假三天,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告别。好友到家,妻子刚生下儿子,女儿才三岁,留下他们独自南下,好友实在开不了口,正犹豫时,妻子主动问他是不是要南下?并拿出自己的嫁妆黑大漆螺钿官箱,让他带在路上,犹如亲人陪伴……
南下路上,他们遇到一小股土匪偷袭,为保护他,好友身受重伤,临终前,委托他将官箱送回老家。后来这官箱还为老人挡过一颗子弹,留下那个小孔。为完成好友嘱托,为了这份情谊,这些年老人花光积蓄,一直寻找好友亲人,老伴生病无钱医治也舍不得卖掉。说到这里,老人指着刘青,泪就流下来,哽咽着说:“我们只有这一个孙子,儿子媳妇早就离婚,想到他没人心疼,做错事,我们也舍不得责罚,没想到竟把他惯坏了,这孩子不成器,迷上赌博,丢了工作,还隔三差五回来偷我东西去换钱。本想他知道这只官箱是我的命根子,不敢拿,没想到他还是下了手!”说完,老人气得直哆嗦。富贵接上一杯水,递过去,宽慰道:“老人家,消消气,没有改不了的毛病,只是不够疼,慢慢来吧,急不得。”
这时,一直沉默的杰克开口说话:“爷爷,您是不是叫刘大雄?”
老人点点头,惊讶道:“你怎么会知道?”
杰克扑向老人,搂住他的脖子,泣不成声说:“我爷爷是杨正英。”
老人身子一颤:“正英?你是正英的孙子?”说罢侧着脑袋,直愣愣看着他,接着从杰克怀中挣出身子,眉毛倒立,怒道:“你这洋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滚出去!”说罢,一只手抓住杰克肩膀,使劲往外推。
杰克怕伤到老人,不敢动弹,任由老人推他出门,另一只手在空中挥舞,大喊:“爷爷,您听我说,我真是杨正英的孙子。”
老人懵住了,停了下来。
原来杨正英是老人的好友,也是杰克的爷爷。他南下后,妻子身体虚弱,无法照顾孩子,娘家人得知后,把母子三人接了回去。儿子长大后,出国留学,娶了一个当地姑娘,生下杰克,杰克喜欢中国,长大后,常回中国看奶奶。奶奶常对他提起爷爷和这口箱子,并要他找回这传家官箱,杰克这才开始寻箱之旅。
“那王老板怎么也对这箱子感兴趣?”两人转而问王富贵。
富贵嘿嘿一笑,不好意思说道:“六年前,我的初恋杨小芳听说我开典当行,曾委托我找过这样的箱子,所以我就叫店员留意。只是这箱子多了个弹孔,一时不敢确定。”
杰克向他挤挤眉,开心地说:“杨小芳是我姑姑,真巧。”
富贵哈哈大笑:“这叫无巧不成书。”
听到这,老人松了一口气,转而又惭愧地说:“75年,建国75周年了,这些年我每晚做梦都在找你们,以为今生没办法把官箱交还你们。本想再等些日子想想办法,为官箱重寻有缘人保存。没想到我那孙子竟偷去换钱。”
杰克着急地问:“那么,官箱可以物归原主了吗?”
老人捧着官箱,递给杰克,不料,富贵伸手接过去,大家疑惑地看着他,老人问:“王老板,这是不同意?这官箱原本就属于他家啊。”
富贵吞吞吐吐说道:“你家的官箱本应该物归原主,可是……”
“钱吗?钱不是问题。”说着,杰克从包里掏出一张金卡,对着富贵晃晃。
富贵认真说道:“那天若不是你软磨硬泡,我真不会卖给你,现在我在想它该归你还是你姑姑?你说过官箱是中国的物品,现在我更希望它留在中国,所以我想归还你姑姑。”
“可我姑姑半年前中风偏瘫,她没能力保管这官箱。”杰克为难地想想,又说:“我的根在中国,我也希望官箱留在中国,但我不希望它成绝当品,被人买来卖去,再次流浪啊。”
三人沉默起来,富贵说:“爷爷有情有义,保存了官箱这么多年,咱们也得学学爷爷的情义,不如把它捐到博物馆?不管时光如何变迁,都能永久留存,也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如何?”
老人连声说好。
杰克也拍手称赞:“好啊,官箱本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瑰宝,留在博物馆能永远传承下去。”
老人的目光投向角落,拄着拐跺了几下,刘青低下头,赶紧过来,搀着爷爷。老人看看杰克,叹口气:“瞧瞧正英的孙子,人家替爷爷寻东西,我孙子偷爷爷东西。”
这时,老许看着刘青,意味深长说:“你看,这人对了,东西不对,还能自救,可人不对,东西对了,也没救了。”
富贵一愣,对刘青说:“这样吧,我马上要退休,店里还缺个店员,你到我店里来帮忙,我教你怎样修补官箱上的小洞,我们把它补上,有漏洞不要紧,要紧的是,学会补救,它依然完好如初,到时我们再捐到博物馆去。”
听到这里,老人感激地握住富贵的手,连声道谢。富贵摇摇头,说:“真正该谢的是您老人家,您用言传身教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诚信,这才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说完,大家都朝着老人不约而同伸出大拇指。
发表/获奖记录:2024中国故事节曲仁里老子故事会推荐“中国好故事”。
(作者: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