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故事共815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故事背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三字经》
译文:春秋时代的孔子,曾向鲁国七岁的神童项橐学习,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如此勤奋好学,我们平凡之辈更应该努力。北宋的宰相赵普,非常喜欢读《论语》,即使后来做了高官,也勤学不倦。
▲孔子拜师的故事插画
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有一天,他正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路中间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当时项橐七岁。
孔子的马车被路中央的沙土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的,就像没有看见马车一样,丝毫没有让路之意。于是,孔子下车,微笑着对小孩说:“车来了,你怎么不知道要让路呢?”
项橐这才抬起头来说:“从古至今,我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哪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呢?”
孔子听了非常诧异,便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于是,孔子一口气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全部回答出来了。孔子对他非常佩服,连说了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人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道:“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博戏(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一盘吧。”谁知项橐却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词地说:“我不博戏。天子好博,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会作美;诸侯好博,就无心治理国家;官吏好博,就会耽误处理公文;农民好博,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博,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博,就应受到教训。博戏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番话,对项橐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当即拜项橐为师。七岁的项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以拜孩童为师为耻,其举动也被天下人称赞。
▲济宁尼山圣境景区孔子铜像
故事启示
孔子曾经拜郯子为师学礼仪,拜苌弘和项橐为师学乐曲,拜老子为师学哲学。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圣贤尚且如此谦虚好学,我们更应该见贤思齐。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