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12 10:54:10    来源:故事大全网    阅读次数:2913

故事梗概: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故事情节讲述了元代大画家王冕幼时家境贫寒,没钱买纸笔,拿树枝在地上画荷花的事迹。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保持勤奋、专注、谦虚、自省、坚持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A+A-

温馨提示:故事共2721字,阅读时长约11分钟。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插画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插画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

元代有一位大画家叫王冕,他很擅长画荷花。小时候,王冕家里很穷,每天,他都要帮财主放牛。

有一天,王冕看到湖里一朵朵的荷花在阳光下随风摇摆,非常漂亮,于是萌发了要把荷花画下来的念头。

王冕没有钱买纸和笔,只好拿树枝在地上画。尽管这样,王冕依然觉得十分快乐。

王冕做事情勤劳又认真,于是,财主就给了他一些赏钱。王冕用这些钱买了纸和笔,用心地画画。

刚开始的时候,王冕画得并不好,但是他没有泄气。

他仔细观察荷花的样子,把它印在脑子里,每天坚持练习,最后越画越像,简直跟真的荷花一样。

村里人看见王冕的画,纷纷赞叹:“王冕,你画得这么好,不如拿去卖吧!”

王冕便把画拿到集市上去,卖了不少钱。卖画使王冕的生活越来越好,他开始专注于画画。后来,他成了全国闻名的大画家!

人们都说王冕是天才,他却谦虚地说:“我画荷花画得好,只是因为我在不停地画,画得不好就重画,直到画好为止。我并不是什么天才!”

王冕画荷
▲王冕画荷

儒林外史王冕画荷(原文)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间壁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着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伙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栓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银卖了,图个名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太尊、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着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那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那胡子说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吴敬梓)

儒林外史王冕画荷邮票
▲儒林外史王冕画荷邮票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王冕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画荷花的故事流传甚广。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王冕画荷花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寓意:

1、勤奋与专注:王冕在画荷花时,他会全身心投入,一心一意地描绘荷花的美丽。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应该保持专注和勤奋的态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2、谦虚与自省:王冕画荷花的故事中,他在画荷花时总是不断地自我要求,力求完美。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地自省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3、坚持与毅力:王冕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也坚持不懈地画下去。这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爱国主义精神:王冕画荷花的故事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荷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王冕通过画荷花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愿景。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勤奋、专注、谦虚、自省、坚持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佚名)

阅读更多精彩
故事下载:王冕画荷 王冕学画的故事.pdf
相关内容
  • 薛谭学歌寓言故事 薛谭学讴的故事

    薛谭学歌寓言故事 薛谭学讴的故事

    薛谭学歌也叫“薛谭学讴”,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薛谭拜秦国著名的歌唱家秦青为师,刚学到一些唱歌本领便要求提前毕业。在送别时,薛谭被老师高超的演唱技巧折服,遂请求继续跟师学习。薛谭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了有名的歌唱家。薛谭学唱歌的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学习,追求多学多问。

  • 弈秋诲弈的故事 学弈的道理和启示 一心不可二用的故事

    弈秋诲弈的故事 学弈的道理和启示 一心不可二用的故事

    弈秋诲弈中的弈秋是史上记载的第一个专业围棋棋手,《博弈秋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弈秋诲弈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弈秋教人学弈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心不可二用,学习要专心致志,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三字经》有言“教之道,贵以专”也强调了“专一”“坚持”在教育方法当中的重要性。

  • 常羊学射 常羊学箭的故事

    常羊学射 常羊学箭的故事

    常羊学射的故事也叫“常羊学箭”“常羊射箭”,作者是明代刘基,主要内容讲的是常羊跟屠龙子朱学习射箭,屠龙子朱以楚王骑射打猎的故事说明了射箭的道理。常羊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确定一个主要目标。三心二意是学习的大忌。

  • 周恩来总理的自我改造观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总理的自我改造观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是党和人民的光辉榜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总理的名言,出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学习,不断自知自省,反复改造,不断革命革新。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坚持学习到底、改造到老,保持自身较高的免疫力,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政治任务。在自我改造的途径和方法上,周恩来认为首要的是读书学习。

  • 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凿壁借光故事启示

    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凿壁借光故事启示

    凿壁偷光的故事也作“凿壁借光”,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西汉的匡衡,讲述的是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凿壁偷光匡衡最后成为了大学问家、官至丞相,因犯错被免官为民,病死家中。凿壁借光的故事启示我们,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充实自己。

  • 铁杵成针的故事 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原文及道理

    铁杵成针的故事 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原文及道理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也叫“铁杵磨针”“铁棒磨成针”“铁杆成针”“磨杵成针”“磨铁成针”等,作者是南宋学者祝穆。铁杵成针的故事主人公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讲的是李白受磨铁棒的老奶奶启发,勤奋读书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家喻户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 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的寓言道理

    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的寓言道理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蛇本没有脚,画蛇时却给蛇添上了脚,比喻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反而不恰当。画蛇添足成语由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演化而来,故事讲述的是楚国一户举行祭祀的人家,办事人员为分配一壶酒比赛画蛇,先画完的人又给蛇画脚,最终被另一个画完蛇的人夺去了酒。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枝,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孔圉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孔圉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的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孔圉和孔子一样虚心好学,人们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弟子子贡听说了不服气,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孔圉勤奋好学,从来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孔圉不耻下问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开始学起,要有谦虚好学的精神。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gushidq.com  故事大全网   版权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联系邮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404621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讲故事、写故事、故事征文/评选+V:gushidq

360网站安全检测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