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呀,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是个写故事讲故事的人。的确,我打20岁开始写故事,如今58了,与故事结缘都快40个年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故事”了。
我起初搞故事时,是“革命故事”,后来又搞“民间故事”、新故事,自2006年起,又搞起了廉政故事,至今已搞了三届。说起这廉政故事,本身就有着一个故事……
余杭,中国故事之乡,把故事与廉政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开辟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路径,成为全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
三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了党政清廉、干部勤廉、社会崇廉的良好氛围。廉政故事大奖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反腐倡廉社会效应最大化,也推动了余杭这个故事之乡创作发展,为我区文化名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余杭,在这项国家级赛事上也硕果累累,收获颇丰,前后共有24人获得各个奖项,极大地推进了我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了余杭的知名度。余杭,正在成为一个廉政故事之乡……为此,区纪委联合本报开辟“我与廉政故事”专栏,深入采访历届廉政故事大奖赛部分评委和获奖作者,请他们讲述参与活动的情况和感受。
缘起
故事,反映的是生活。我(丰国需)过去所写的故事中,很多故事的内容都与廉政有关。如《局长批条》《狐狸精的传说》《错送一包烟》《阿哼的故事》等等,特别是《阿哼的故事》,经翁仁康先生搬上舞台后,先后多次在电视中露脸,反响极佳。但那时没有廉政故事这个提法,我们这些写故事讲故事的也没有想到,故事,还能和廉政建设挂起钩来。
2005年10月,浙江省作家协会通俗文学创委会听说了我参与主办的“故事派对”网站在网上风生水起,当即由时任省作协副秘书长的郑晓林先生带队来我们网站调研,回去后还专门写了调研报告,送到了省委宣传部。2005年底,郑晓林先生参加了省纪委召开的一个有关廉政文化的座谈会,他当即想到了我们故事派对网站,提出了一个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样式——故事,与廉政文化建设挂钩,那就是举办廉政故事大奖赛。
当郑晓林先生电话中告知我这个设想时,我十分激动。是呀,故事,一直在反映廉政的题材,又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把故事与廉政文化挂钩,绝对是个了不起的创意。我记得,我当时接电话的声音都颤抖了,太好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这在全国绝对是个创举。
他的这个设想也得到了省、市纪委和余杭区委、区纪委的充分肯定,这个“灵机一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今天在国内故事界红红火火的廉政故事大赛……
起步
2006年3月10日,“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在杭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告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由浙江省纪委、浙江省作协、杭州市纪委、余杭区委共同主办,区纪委委托我们“故事派对”网站负责网络征稿工作。
说实话,大赛一启动,我心里直打鼓,为啥?因为这个大赛动静太大了,为一个故事比赛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据我所知绝无仅有。响声这么大,我就担心,怕来稿不多,到时候会应着了“雷声大、雨点小”那句古话。于是,那段日子,我把征稿启事贴到了各大论坛,并动用自己在故事圈内的关系,发动新朋旧友参赛。
不光是我愁,当时《山海经》的主编陈惠芳女士也焦急,因为在当时国内的通俗文艺界,写故事的人并不是太多,万一这届大赛没有众多的来稿,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她每隔几天就会给我打电话,问一下来稿情况。
半个月一过,我心安了,来稿开始像雪片一样飞来,我还特意选了30篇故事发给了陈惠芳老师。陈老师看后,她也心安了,来稿不但有质量,而且作者的分布面很广,我们有底气了。
我们余杭,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乡乡盛开故事花”了,应该说搞故事有基础。我在我们的协会里布置任务,要求大家积极参赛,在区委重视、区纪委组织下,全区共征集到50余篇故事。到5月31日截稿,我们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585篇来稿。我们成功了!
这届大赛共评出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0个优胜奖和2个特别奖,我们余杭有五个作品获奖,组委会还将所有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了一本题为《比比谁厉害》的故事集,捧着那本故事集,我笑了……
继续
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被《中国纪检监察报》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件廉政文化大事”,那本故事集一时“洛阳纸贵”。
由于长年故事活动不断,由于首创了依托“故事派对”网站把故事讲到了互联网上,由于余杭在故事活动上方方面面的成绩,2007年,余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故事之乡”称号,这是全国首个获此荣誉的区县市,也是至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个“中国故事之乡”。拿到那个命名的文件时,我十分感慨:余杭,在全国首次将故事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这也为我们创建“中国故事之乡”增添了砝码。
我始终有种说法,那就是每个中国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以小见大,蕴藏着一定的做人道理。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故事这一形式,就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来教育你如何做人。我们现在推崇的廉政故事,讲述的是勤政廉政的故事,就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告诉你要做好人、做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随着首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的成功举办,我们在区纪委的领导下,还在2006年举办了廉政故事的演讲大赛,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余杭廉政故事演讲团”,将优秀的廉政故事讲进社区、讲进机关、讲进学校、讲进企业,深受余杭百姓的欢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带着一帮故事员,将廉政故事讲进了杭州老城区……
由于廉政故事大赛举办得相当成功,主办方决定将她作为一个常规项目,三年一届地举办下去。我曾说过,这辈子“与故事白头到老”,这项全国性的故事活动能在我们余杭长期举办,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事了。
2009年,我们又开始举办第二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有了第一届的经验,我们第二届搞得风生水起。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余杭上上下下都发动起来了,这一届我们全区共收到稿子147篇。
我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故事的老作者,对余杭写故事的人可以说无人不熟,深知余杭写故事的人不是太多。虽然我担任余杭区民协主席后曾致力于扩大作者队伍,但收效不大。廉政故事的举办,使我欣喜若狂,一大批故事写作新人冒了出来,第二届大赛我们余杭共有十篇作品获奖,其中新人占了很大的比重。廉政故事大赛推动了故事创作的发展,使余杭这个故事之乡后继有人,我感到十分欣慰……
▲廉政故事演讲
第三届
廉政故事大奖赛的举办,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样式与廉政文化结合在了一起。给了其他兄弟省市不少启发。其他省市也纷纷学习我们的做法,一时间,廉政故事的做法在国内其他省市也遍地开花。2010年,中共上海市纪委主办了“金廉杯”华东六省一市廉政故事大奖赛,我也组织了余杭一些作者参赛,并有两篇作品获奖。
廉政故事大赛的举办,也在国内故事界引起了轰动,我们三年一届大赛的惯例圈内都熟知了,网上有很多故事作者与我联系,在去年就开始酝酿素材,准备参加今年的第三届大赛,可以说,我们的廉政故事,已在国内故事圈中形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他们也加入主办单位的行列,使大赛真正成了国字号的大赛。
大赛一届一届地举办,作为东道主,发动工作也做得越来越好。在区纪委的领导和组织下,许多镇街举办了故事讲座或故事创作培训班,一些从来没开展故事创作活动的乡镇街道也发动了起来,我在各个乡镇穿梭,忙,但快乐着。
本届大赛共收到30个省市自治区的2421篇来稿,成为历届来稿数量最多的一届。光我们余杭,就有358篇来稿,创下了最高纪录……来稿质量明显上升了,前两届,很多作者写廉政故事只是写一些送礼现象和腐败现象,没有很好地演绎“廉政”的主题。这一届,这一类的稿子明显少了,涌现出不少宣传廉政典型的作品。好的廉政故事就是通过故事来教育人,打动人,讲述做好人,做好官的道理。其实,我们在撰写廉政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余杭这次共有9篇作品获奖,质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的,正因为我们有358篇作品参赛,才换来了累累的硕果。
感悟
三届大赛,历时七年,作为一个自始至终的参与者,连续三届大赛的评委,我有很多感悟。
在第三届大赛的终评会上,中国故事委员会主任白旭旻先生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将廉政宣传与故事结合在一起,这是余杭首创,并在全国开了好头,引起了众多地方的仿效,这无疑是提高了余杭的知名度。余杭,正在成为一个廉政故事之乡……
三届大赛,参赛面一届高于一届。到目前为止,故事的最高奖“山花奖”全国共有21位得主,这届大赛有12位参赛,另有2位因担任评委而不能参赛,总参与人数达到了14人,这说明国内故事界顶尖高手对大赛的肯定。看看来稿作者的名单,活跃在国内各故事刊物的主要作者几乎全都参加了。看看获奖作者来自的区域,天南海北都有,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大赛。
三届大赛,诞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其中有一些已经过加工搬上了舞台,如第二届大赛中余杭获奖的一等奖作品《邂逅在吴水镇》,已改编成小品《此路不通》,并获了大奖。优秀的廉政故事,如第一届的《雪封大丽山》,第二届的《胡杨挺立》,通过我们故事员的讲叙,正在深入人心……
三届大赛,使余杭出现了许多故事创作的新人。获奖的人员就有3个新人,还有更多的新人没有获奖,但很多作品都进入了终评,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了。相信随着故事活动的增多,我们余杭还会出现更多的故事作者。
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将使我们的廉政文化宣传更加深入人心。而我,一个故事人,将继续在廉政故事的道路上,前进……
(作者:丰国需口述、沈黎勇整理)